3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
一、知人论世诗人概况:
孟浩然(年—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写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二、结合重要注释翻译诗歌⑴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⑵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⑶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⑷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在靠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辛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周中的人十分亲近。
三、朗读诗歌1.读正确流利、注意停顿,断句
2.再读诗歌,第一句用叙述的语言读,第二句语调要深沉,表现出作者的愁绪,第三句读的开阔,第四句读得轻柔绵长,把月读得可亲。
3.集体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诗歌赏析1.补充背景资料,了解作者为什么会“愁”,“新愁”指什么?
日暮撩起作者的思绪。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