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镇新颜,扮靓杭城三生融合共建共创,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徐文罡实习记者蔡滢通讯员陈艳萍魏华编者按自年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杭州锚定“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数智美”六美目标,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质焕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杭州立足时代之基,引领时代之变,在深入总结美丽城镇三年行动经验做法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美镇建设工作。潮新闻推出“美镇新颜,扮靓杭城”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解读杭州市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10周年。近年来,杭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前进,着力发挥市域比较优势、补齐治理短板,在因地制宜推进市域综合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先行先试,走深走实。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全社会参与热情积极,随着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叶不断提升,成为点燃杭州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的“新引擎”,以“杭州之治”描摹“中国之治”的深刻内涵,谱写“良政善治”的美好篇章。桐庐合村便民服务中心杭州市建委供图构筑集群“共富带”,“圈”出生活烟火气5分钟进地铁站、5分钟到达杭州西站、5分钟上快速路、5分钟进综合体、5分钟到达学校……在杭腾未来社区,四通八达的地下空间与空中连廊遥相呼应,打造出互联互通“5分钟邻里圈”。在这里,居民雨天出门不用打伞,过街无需等红绿灯;家长在连廊接送孩子,路面交通不拥堵,实现上学放学“无忧接送”。在这里,“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地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景,社区邻里中心、便民菜场、社区商业街、数字文化公园、智能滨水步道等“一站式”满足居民的各项日常需求,“圈”出市民的生活烟火气。在杭州,像这样的“生活圈”还有很多,5分钟邻里生活圈、15分钟社区生活圈、30分钟镇村生活圈正一一加速形成,优质公共服务由“点”及“面”、由城镇向乡村延伸,便民惠民利民的“同心圆”不断扩大。淳安姜家镇环墨香湖绿道杭州市建委供图临安新民里社区精心谋划,盘活闲置资源,通过打造包括幸福食堂、爱心超市和青少年成长驿站等覆盖未来教育、未来服务等九大场景的共享邻里中心,让居民在慢行一刻钟的范围里,享受到“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余杭区永安村以平方米五星级文化礼堂为核心,将稻作文化展陈馆、非遗体验工坊、共富文化讲堂、百姓农家书屋等“有界”空间纳入公共配套,有机串联室外露天大舞台、百米文化长廊等区块,充分激发“乡村细胞”的“无限”活力,加快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服务在乡村落地。圈圈有景,圈圈有情。全域覆盖、层级叠加、舒适便捷的“5、15、30”分钟镇村生活圈体系建设,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现代化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向乡村倾斜,推动乡村治理质效和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不仅“圈”出了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同标、优质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圈”出了有温度、有智慧、有关怀的美好生活愿景。协同治理“一盘棋”,“融”出共富主旋律阿姨们在徐氏宗祠前的广场上跳舞,孩子们在乡村绿道上嬉闹,往来游客总会在儿童艺术画展示墙前驻足合影......这样的画面已经成为了建德市李家镇西塘蓬自然村的日常。“以前我们村很多都是破旧的泥墙房,路也很窄,连一辆三轮车都过不了......现在真是大变样了。”回忆起近年来村子里的种种变化,村民徐大妈的语气中带着止不住的感慨。原本破旧不堪、污水横流的小村庄成为了现如今李家镇有名的“诗画乡”,西塘蓬自然村的有机更新,得益于杭州市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的农房改造、水网整治、耕地复垦、绿道修建等一系列科学规划。自年杭州市启动的美丽城镇建设以来,农房、农污、绿道、美镇、风貌“五位一体”融合推进,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个点”到延伸绿道“一条线”,再到美镇建设“一张网”,杭州坚持谋划全域协同治理“一盘棋”,奔向全域共富“一个面”。余杭区黄湖镇青山访客中心杭州市建委供图走进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联合社会组织、文化力量、商业团队等构建“生态+”协作平台,以小于万的公益投资撬动近3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经济发展,构建起绿水青山萌发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反哺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桐庐县分水镇大路村则瞄准了“美丽田园”建设,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蜜蜂产业传统生产方式,深拓“家庭智慧蜂场+观光蜂旅+消费认养”的蜂旅模式,不断提升全村蜂产业的综合效益;坐拥近万亩蜜梨园的“蜜梨之乡”余杭区鸬鸟镇,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深拓农文旅融合,做优蜜梨品质,成功创建浙江省鸬鸟蜜梨特色强镇......生产、生活、生态——在美丽城镇建设从“新时代”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杭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三生融合”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效管护“一股劲”,“赛”出惠民高水平如何加速升级全域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杭州以“揭榜挂帅”“毛遂自荐”的“赛马”机制破题。百丈镇,地处杭州最西北端,坐拥“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典型特征,被绿林竹海包围,山绿水清,环境清幽,乡土气息浓厚,很难想象,曾经的百丈镇一度面临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宅基地用地紧张、农房风貌不可控等制约发展的问题。百丈镇的美丽蜕变缘何而起?农民建房驻镇规划设计师为百丈镇指明了方向,推动村庄规划朝着更人性化、更科学化、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驻镇规划设计师,深入调研百丈乡村基底本色,坚持脚步丈量传统风貌,探索设计具有本地乡土人情元素的农房,在农民建房领域的全过程深度介入,在引导风貌的同时守护“乡愁”记忆。驻镇规划设计师向村民提供咨询服务杭州市建委供图与此同时,百丈镇以农房迭代为支点撬动西部富美、共同富裕杠杆,将农房设计同产业理念相结合,植入产业规划理念,做到建筑规划同产业规划相结合,将农民房变成致富房,探索出一条西部富美、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余杭区黄湖镇,有这样一群“乡村发展师”揭榜领跑。他们或是环保工作者、运动达人、著名设计师,或是乡村创业者、传统文化研究者,又或是被这片绿水青山吸引而来的外籍人士,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承担着“智囊团”的角色,为“未来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截至目前,已有国内外70余人的新村民队伍,30余位国内外设计师常驻青山村,20余名本地青年村民相继回乡创业、工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更有建德市下涯镇架起“村企共建”的“连心桥”,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帮助村民增收,共建和谐村企发展环境,村企一同驶向“共同富裕”的快车道。钱塘区新湾街道建华村搭建起聚合乡村资源统一运营的平台——强村公司,通过双赢的良性互动,给村民提供了余个工作岗位,使拆迁村的失地农民实现家门口的再就业,为村里带来就业增收新希望。共富体验师、首席设计师、驻镇规划师、村镇发展师……实践证明,在深化全域常态长效管控上“张榜”,寻找各领域最有相关才能的人“挂帅”,就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如今,杭州万千村镇在“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磅礴征程上,“赛”出城乡共富共美、宜居宜业的新气象,“赛”出杭州共建共治、先行先试的新内涵,“赛”出领跑全域、数智高效的新水平。“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ms/19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