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最美乡镇投票评选,快来给咱家乡投一票

?怀远微门户

致力于打造怀远最好的惠民平台新闻.美食.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赞助

常坟镇

常坟镇元朝称贾村,明朝改称常家坟。现在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所辖,全镇9万多人,镇区近3万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最南端,淮河西岸(概括可说是北岸),大河湾内。有耕地10.7万亩。距离怀远县24千米,距离淮南15千米。

常坟镇镇所辖29个行政村,全镇人口人,含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户。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亩。属常坟镇行政区划内的荆山湖行洪区面积为40.6平方公里,汤渔湖蓄洪区面积为19.5平方公里。

常坟镇历史悠久,曾出现过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同盟会成员常济舫、反清爱国将士常太旭、著名抗日将领常子文等历史名人。其中明初开平王常遇春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墓地仍完好地保存在常坟境内,即著名的“三王墓”。

唐集镇

唐集镇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西南,镇政府坐落于平阿山东麓、淮岸、茨淮新河南畔,省道、蒙唐公路、线在镇中心交汇,距蚌宁、合徐高速公路入口30公里,距京沪铁路淮南潘集货场10公里,内陆深水河淮河、茨淮新河穿境而过,距蚌埠机场35公里。

绵延横亘的平阿山、蜿蜒曲折的淮河、茨淮新河构建了唐集镇的城在山中、山水相连的特有景象,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汉代魏阳古城、皇姑坟;有建德桥、金轮寺、迎山寺、神仙洞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唐集人民的勤劳、朴实、友善、创新和积极进取的深厚文化底蕴。

白莲坡镇

白莲坡镇,原找郢乡,因盛产白莲坡贡米而闻名;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县城西南13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9.26万人,面积88平方千米,东临淮河,背靠茨淮新河,省道从境内穿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荆芡乡

荆芡乡是个依山傍水的农业大乡,位于怀远县城西南部,环城半周,全乡7.9万亩耕地,6.8万人口,面积平方公里。、省道分东西、南北走向十字坐标从境内穿过,淮河、芡河、茨淮新河、涡河、怀洪新河五大水系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年从原东庙公社析出,成立荆芡公社,年改乡,年柳沟、支湖两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99.4平方公里,人口4.5万。蚌(埠)阜(阳)、怀(远)唐(集)、怀(远)万(福)公路过境,淮河、茨淮新河、涡河长年通航。辖牛王,沈郢、大庙、涡庙、张圩、袁庄、尤村、支湖、集南猴洞、柳北、柳东、胡尧、胡乔、石山、四联、荆芡、靠山、柳西、柳南、大巷、郑岗、新上23个村委会。[1]以农业为主,产小麦、水稻、大豆等。乡办企业有建材、粮食加工和水产养殖业。

万福镇

万福镇地处芡河南岸,茨淮新河从镇域南部穿过,北与河流镇、徐圩乡隔芡河相望,东与兰桥乡毗邻,西与蒙城县接壤,南邻淮南市潘集区,是怀远县西南地区的门户之一。镇域东西长15.1公里,南北宽14.1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1.75亩。镇党委、政府驻万福集。

万福集历史悠久,相传明朝时期,芡河南岸的夏郢子有一户万姓人家,家境富裕,乐善好施,誉满乡里,人称万家掌门“福老头”。万家在村西头摆摊设点,生意兴隆,召来许多客商,形成集镇,就把小镇以万家的姓和“福老头”的福合起来命名,取名万福集,延绵发展至今。

万福镇辖15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居民户,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占总人口数的3.4%;人口以汉族、回族为主,回族聚居在回汉村,人口人,占总人口数的2.42%。万福镇人口密度0./平方公里,性别比,劳动力人。

万福镇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的转变,土地耕种以机械化粮食种植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油菜为主,蔬为主,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和良种牲畜繁育、养殖等具有一定规模。菜、瓜果有白菜、萝卜、辣椒、大蒜、西红柿、西瓜、桃子、柿子等,养殖业以猪、牛、羊、鸡、鸭、鹅和草、鲢、鲫等鱼类为主。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年财政收入万元。.75亩。镇党委、政府驻万福集。

兰桥乡

兰桥乡位于怀城西南27公里,北靠芡河,南倚茨淮新河,怀万公路纵穿东西,总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13个行政村,6万亩耕地,主产水稻和小麦,4个集贸市场,2所中学,18所小学,1个司法所,1个派出所,1个巡防大队,26个联防小组,3个治安哨所,1个调处中心,20个矛盾纠纷调处小组,乡村组三级网络健全,形成了治安联防、矛盾调处、全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大联防、大调处的格局,为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兰桥乡兰桥乡

兰桥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发展地方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乡每年种植五万多亩无污染优质糯稻、粳稻,稻米及深加工产品畅销省内外。先后建立了兰桥湾甲鱼、龙虾、黑鱼、泥鳅等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每年生产多吨的生态甲鱼、螃蟹、青虾、泥鳅、黑鱼、龙虾、银鱼等淡水特产,远销苏、浙、沪等省市。游鱼成群、水鸟嬉戏的兰桥湾还是人们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徐圩乡

徐圩乡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位于怀远县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度52分,北纬33度06分-10分。距县城约35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东邻河溜镇,南临芡河,北与国营龙亢农场相连。徐圩乡东西长约13.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全乡面积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人均耕地2.1亩。徐圩乡成立于年,由当时的尚庙乡和大湖乡合并成立尚庙(庆丰)人民公社,公社驻地社在徐圩。年恢复龙亢区建制,只设党委不设区署,尚庙公社划分为徐圩、尚庙两个子公社。年2月撤区并社,成立徐寿人民公社。年再次恢复龙亢区建制。徐圩公社划分为徐圩、尚庙、白湖三个公社,年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恢复乡建制,成立人民政府。年撤区并乡后,徐圩乡由原来的徐圩、尚庙、白湖三个乡合并成立。徐圩乡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芝麻、油菜、棉花、花生等。

龙亢镇

龙亢镇是个千年古镇,地处怀远县西部,东距蚌埠市50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南靠省道,北临北淝河,涡河从中间穿过,龙亢涡河大桥连接南北两岸,。镇域面积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户、人,耕地亩。集镇建成区面积近5.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3万人。龙亢镇年改公社,年改乡,年复设镇。年黄洼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蚌(埠)阜(阳)公路过境,涡河设航运码头。辖胡刘、莫湖、龙亢、关庙、周王、朱庙、支严、黄洼、红庙、西园、西支、淝河、苏圩、韩庙、何沟15个村委会。龙亢镇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该镇是个千年古镇,“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因此以“龙亢”命名该镇表明了龙亢镇的在军事、经济、交通的重要性。龙亢镇地处怀远县西龙亢镇区域地图龙亢镇区域地图部,东距蚌埠市区60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南靠省道和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北临北淝河,涡河穿镇而过,龙亢涡河大桥连接南北两岸。镇域面积平方公里。年改公社,年改乡,年复设镇。年黄洼乡并入。以农业为主,产小麦、大豆、水稻。企业有轮窑厂、水泥制品厂、面粉加工厂等。境内有晋朝大将桓温墓,汉代经学大师桓荣、江上青妻子王韶生于此地。

河溜镇

河溜镇位于怀远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南临芡河、北靠涡河、西与国营龙亢农场相邻。省道蚌(埠)——阜(阳)阳公路在境内横贯东西;蚌(埠)——阜(阳)——界(首)(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在河溜设有出入道口,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定格为怀远县发展副中心。河溜镇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为22.50米,年降水量在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3.5℃,属于温暖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河溜镇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也是历史悠久的商贸古镇,解放前有“小上海”之美称。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8.6万亩。该镇农业主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有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充足原料,养殖业以水产和畜牧为主,有优质水面1.2万亩,发展潜力巨大。全镇有大小电灌站12个,装机容量达千瓦,水利施舍配套齐全,农业生产基本达到旱涝保收。淮南矿物局林场、县农业局麦豆良种场和棉种场、省级粮食储备库坐落其中。镇内有山东农业果树专家指导、山东外商投资兴办的皖北名特优果树高科技千亩示范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黄牛养殖场、养猪场、养鸡场以及国家批准定点生产的烟花爆竹厂、轮窑厂等企业。河溜镇的劳动力和水资源丰富,电力、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齐全,是投资兴业的极佳选择。

淝南乡

淝南乡位于安徽怀远县中部,南沿涡河,北邻淝河,东与古城、荆芡乡,西与龙亢镇接壤。淝河属天然河流,水质无任何污染。全乡可养殖水面达1万余亩,盛产鱼、蟹、虾等水产品。淝南公路和界阜高速公路从境内东西穿过。淝南乡东距国道13公里,距合徐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的怀远入口处18公里,西距界阜蚌高速公路入口处仅8公里。距蚌埠火车站也只有40公里,交通较为便捷。

年均降水量在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3.5℃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淝南乡盛产糯米,糯稻的种植面积已占全部的95%以上。淝南乡拥有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个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个。淝南乡于年度获得蚌埠市“平安乡镇”称号。

古城乡

位于怀远的北部14公里,全乡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5.2万人,辖2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5万亩,南至草寺、北至包集、西至新集、东至魏庄,古城的中心点是四方湖,水美鱼肥。南有淝南公路,北有刘褚路,国道,合徐和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其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历来为粮油集散地。

境内主要干流有斜河、清沟河、怀洪新河,流入五河县境内至洪泽湖。淝河(四方湖)位于古城乡中部,此河发源于河南开封县。经亳州、涡阳、蒙城县界沟入境,途经褚集、双桥、新集、四方湖、斜河入怀洪新河,最后汇入怀洪新河五河境内进洪泽湖。

古城境内有淝河、清沟河、符怀新河天然河道,水资源丰富,尤以四方湖的水产养殖颇负盛名。古城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传说,早在周朝东周春秋时代(公元前—)、战国时代(公元前—),这个地方是个城,南北朝时期曾一度设郡。

据史料记载,古城在汉朝时期,方圆约四里多路,四面设城墙,旧址也是有名的。原来兵荒马乱,沧桑巨变,一个好好的古城一夜之间搬迁到徐州。这样的传说古城的一些老人都能说上几段。如:老城头、城拐子、庙后头、西老城。西至小河湾、南至城南朱家、北至汪庄、东至文岗。经考证:年古城修电灌站时,就挖出一些古董、水井、元宝以及古建筑的砖瓦等。

建国后行政区划几次变动。年为了开发发展淝河,县委决定将古城、草寺、张八郢三个乡并为一个区,年撤区并为古城乡。

淝河乡

淝河乡地处怀远县西北中部,北淝河之滨。全乡辖21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7.1万人;耕地面积11.5万余亩,可利用水面2万多亩。乡政府设在新集街,距县政府所在地25公里。淝河乡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大年三十守夜、春节拜年、玩花鼓灯、正月十五挂红灯、五月端午吃粽子、小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等民风民俗。淝河乡地势平坦,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雨量毫米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合于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

淝河乡交通便利。国道、刘濉公路、合徐高速公路横贯其境,距合徐高速公路包集出口处1公里,蚌埠飞机场35公里。淝河乡历史悠久,为淮河文化系,因处于北淝河之滨,故取名为淝河乡。淝河乡前身为淝河区政府、新集公社。是素有“东方芭蕾”之称的民间艺术花鼓灯艺术重点乡镇之一。在淝河河中央有一高20多米的水中小岛──民间称“中南海”。

淝河乡农村仍保留着大年三十守夜、春节拜年、玩花鼓灯、正月十五挂红灯、五月端午吃粽子、小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等民风民俗。该乡主产优质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鱼、螃蟹、畜禽等。淝河鸭蛋、淝河大闸蟹、淝河鳜鱼、淝河青虾、邵楼圣女果、中淝辣椒、杨圩粉丝等农副水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淝河乡在农业、畜牧水产业、乡镇企业、文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快各类协会建设。

在企业方面,形成化工、建筑材料、板材加工等为主要产品的乡镇企业多家。

双桥集镇

双桥集镇位于怀远县西北边境,距怀城46公里,北淝岸,东与陈集乡接壤,北与宿州市大营镇搭界,西与淮北市双堆镇相邻。全镇总面积.7平方公里。双桥集镇辖区内共18个村,镇域总面积.23公倾,其中水域面积.68公倾,耕地面积.69公颂。东西最大距离10.5公里,南北19.5公里,人均耕地面积2亩。全镇人口数人,户数户,劳动资源数49人,其中外出从业人数2人。

全镇以旱作物为主。小麦、玉米、稻谷为当家品种,油菜、山芋及小杂粮也有种植。境内交通要道为县道刘褚路和双陈路,通车里程近15公里。同时,近几年双桥集镇人民政府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修镇村道路,现在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推动了双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境内沟渠纵横,中小型桥梁达多座。

褚集乡

褚集乡位于怀远县西北,距县城52公里,东南分别与双桥集镇、龙亢镇毗邻,西北分别与蒙城县、濉溪县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现有15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四万三千多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年撤销怀远县褚集乡设立褚集镇,镇政府仍驻褚集。该乡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褚集即为中部地区(南阳、武汉一带)与东部沿海(徐州、连云港等地)进行经济商贸交流的必经之地,成为远近很有名气的盐商过往的古道驿站。明万历年间褚集集镇被皇上御赐“褚家集”,其手书匾牌曾挂于原褚集集首牌坊之上,大跃进时期被毁。作为历史集镇,自明清以来数百年苍桑,数百年繁荣,素有宿县南陈(集)罗(集)褚(集)项(集)四大名集之称,并一直繁荣。该乡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北淝河自西向怀远县褚集乡-石榴怀远县褚集乡-石榴东流经全境,为发展畜牧、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水利灌溉资源。绿野水秀,芦苇荡荡,鱼翔浅底,构成了淝河流域一道美丽的风景。

鲍集镇

鲍集镇距县城25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鲍集镇鲍集镇人口3.9万人,土地面积16.8万亩,是县北商贸重镇、安徽省重点建设乡镇、蚌埠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亿,财政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鲍集镇充分利用水网优势发展养殖业,其出产的大闸蟹被注册为“鲍贡蟹”和“梦螺”牌商标。鲍集镇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其招商经验在蚌埠扩大会议上交流,被称之为“鲍集效应”。据《鲍集区志》记载,鲍集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悠悠岁月中,鲍集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生息,建设着自己的家园。鲍集拥有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西楼村谷堆眼,这个自然庄由3个大谷堆和72个小谷堆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脉相承,连绵起伏,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据测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人们曾在大谷堆农耕时,发现汉代的五株钱,铜制印章等,据此推算大谷堆历史之久远。在历史长河中,鲍集人创造着灿烂文化和朴实的民风民俗。花鼓灯、泗洲戏是扎根民间的艺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如今的花鼓灯节术锋头正键,在历届花鼓灯艺术节上屡屡获奖。年代表安徽省参加浙江兰溪市兰花节,荣获优秀表演奖。

安徽蚌埠鲍集最有特点节日就是:中秋节,鲍集中秋节除了团圆饭、吃月饼,最有特点的习俗:全部的青少年、儿童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点亮火把和火球围绕村庄田地尽情的玩耍,当火把(火球)燃烧完毕后,所有的小朋友们进入田地开始“偷庄稼”习俗名称“摸秋”(解释:“摸秋”为祈福秋收丰收)。

陈集乡

陈集乡位于安徽省肥东县东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脊地,多丘陵、岗地,县,东、东南面与古城镇接址,西南、西面与八斗镇和响导乡接址,北部与定远县二龙乡、大桥乡、界牌镇相邻,为省定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乡。

该乡地处江淮分水岭脊地,多丘陵、岗地,有小Ⅰ、小Ⅱ型水库21座 ,当家塘坝口,生产生活用水基本自给,农民收入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务工收入,种植业主要以生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芝麻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生猪、鸡、鸭等,年出栏0只以上鸡的养殖大户有15户,年出栏0只以上鸭的生产基地有4处,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

吴复墓位于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吴复字伯启(—),八斗镇大吴村人。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死后封为黔国公,谥威毅。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存神道上有一组石灰岩立体雕塑位于神道两边。自东向西相对排列有石人、石虎、石羊、石马及控马人、华表。刻工采用镂空为浮雕相结合,刀法精湛,为元末明初风格,形象栩栩如生。该乡政府已将神道石像生复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复,享堂规划已做好。“十一五”期间,该乡对该墓石刻申报经费,进一步修复吴复墓三期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石刻艺术和历史作用,已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庄镇

该镇位于怀远县东北部,北与固镇接壤,西临怀洪新河镇,与包集镇、古城镇为邻,东部与蚌埠市淮上区相接,南靠城关镇新城区,距县城仅15公里。怀魏路、汤刘路两条县道在镇内纵横穿过。全镇境内拥有公路.7公里,已实现砂石路、电力、电信村村通。至年底,全镇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公顷。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3]显示,该镇辖12个行政村,个自然庄,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人,占总人口的5%。该镇在种植业生产方面,首先抓了湖东大棚西瓜及东南部优质菜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年湖东新建了西瓜蔬菜大棚多个,友谊、大郢、魏南、方坝等村发展优质菜豆生产1.6万余亩,产品大多销往上海、南京等地;其次是继续抓住东北部3万亩优质花生基地建设,下一步将由政府牵头逐步引导推进“订单农业”形成品牌产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生产效益。再次,该镇落实、西南部的2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中北部的2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在抓好种植业生产的同时,针镇还牢牢抓住畜牧业生产不放松,年,该镇先后建成了魏南村养殖小区,张店村养殖小区,还通过吸引外资对全镇各低洼地块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方坝泥鳅养殖基地和大郢螃蟹养殖基地。

在农业生产方面,该重点扶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扶持农村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壮大,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城关镇

安徽省怀远县城关镇,怀远县城关镇地处安徽省东北部,位于千里淮河中游的荆山脚下,始建于年。怀远县城关镇地处淮北平原,却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色,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是全县万多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列为全国重点乡镇,是全省第一批升格为副县级别的建制镇。

城关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地处“长三角”经济圈腹地,陆路、水路纵观东西、连接南北。县城坐落于荆山、涂山脚下,涡河、淮河汇合处,距离合肥骆岗机场蚌埠城市候机楼仅20分钟车程。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铁从东侧经过,国道、与省道和合徐、界阜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淮河、涡河等九条河流并列其间,构筑起高效便捷的外向型交通环境。怀远城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虞时代,城关镇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地,为淮河文化、大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大禹在怀远娶妻生子,为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好传说,先秦文化发源地的考证,以及“禹墟”等远古时代留存的大量历史遗迹表明,城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灿烂的文化。

城关镇管辖范围31.5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万人。全镇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9个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为‘村改居’居委会),辖区拥有年综合加工产值量15亿元、仓储容量30万吨的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白莲坡科技产业园(城西粮食暨农副产品加工区)等工业项目发展平台。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城关镇拥有多种矿产和可通江入海的航运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城关镇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降雨量mm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优质石灰石储量6.3亿吨、铁矿储量万吨。这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淡水鱼、螃蟹、畜禽等。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烧全鸡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全国,倍受市场青睐。

怀远最美乡镇投票评选,快给咱家乡投一票吧

大美怀远,我们可爱的家,需要每个怀远人的参与,赶快投票吧!

注:资料源于网络欢迎指正

怀远水星家纺,祝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水星家纺夏凉节









































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jt/6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