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航空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全国各地“大干快上”建设中小型机场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乘着今年又是“十三五”规划开局年的东风,“民营机场”这种以往属于民营资本投资“禁区”的项目也已正式破冰。
就在上周,国家民航局印发《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民用机场的意见》,全面放开国内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营市场,创新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营投融资方式,加大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支持。
每日金融记者发现,虽然早在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包括民航在内的由国家垄断控制的多种行业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对于机场建设和运营这种资金需求大、专业性强的高门槛领域,民营资本涉足的项目还是不多。
年7月国内首个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通用机场——浙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竣工试飞。该机场的两大股东,中江控股和东华通航公司都是民营企业。
年2月,由云南机场集团、云南官房集团和腾冲市政府三方联合投资兴建的腾冲机场正式通航,腾冲机场也是西南地区首个有社会资本参股建设的机场。
可以看到,与民营航空公司这十几年来急速发展、高调亮相资本市场不同的是,民营资本在机场建设和运营领域的热情和投入都是缓慢的。
这自然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过去几十年来,国内诸如机场这类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都是由国家一手包办。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不准涉足这一领域,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投资“禁区”。
第二、改革开放30年,民营企业也是一个逐步成长壮大的过程,即便是现在,国内有能力独立操作一个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民营企业也不多。建一个机场,除了需要专业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先建设、再运营、最后图盈利。这也让很多现金流不充裕的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第三、目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机场项目,多为支线小机场。有意愿参与的民营企业大多也优先考虑当地政府能提供的优惠条件,这其中的谈判技巧不好掌握。除了需要积累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经验,民营企业还要等待主管部门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这样漫长的过程也让很多民营企业“等不起”。
如果说在《若干意见》出台的年之前,民营资本面临的是准不准进入航空产业的问题,那么经过11年的沉淀,年以后还有能力参与通航项目的民营资本,更多的考虑则该是“怎么玩”的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个民用运输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万人次以下的中小型机场超过个,占全国通航机场总数的70%,年旅客吞吐量却只占全国总量的4.5%。对比年的数据,全国中小型机场数量增加了70多个,但是年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总量的占比反而下降了1.9个百分点。
“飞机起降架次和客流量上不去,机场就没有收入来源,中小型机场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国家民航处相关人士向公众表示。同时,他认为从“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就非常重视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机场建设和运营。
官方的期望是美好的,一旦要身体力行,民营资本还是有自己更多的考量。
以为腾冲机场为例,腾冲市政府为减轻云南官房集团在腾冲机场建设周期(前五年)的资金压力,便把腾冲当地两个热门旅游景区的开发权益为期30年(部分)转让给云南官房集团。和腾冲机场融资思路大相径庭的是鄂尔多斯机场,当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在“修机场”的时候为换取当地最大民营企业西蒙集团的支持,一次性给予该企业一块80平方公里的煤田开采权。
“让民营企业只投资不盈利的机场建设,是不现实的。”国家民航处相关人士表示,不同于大型枢纽机场可以利用上市、发行债券等融资手段,中小型机场的融资渠道本来就比较单一,可以尝试把当地的旅游、土地开发等资源和机场建设结合起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虽然《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中称,目前国家机场建设都要保证国有控股地位。但也有专家认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支线机场建设在股东权益上可以尝试让步,地方政府要在付出代价与吸引资本之间进行权衡;一个中小城市的机场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地位的提升和社会效益的传播,所以地方政府也可以从这方面考虑,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来鼓励民营企业与之合作。
除了提倡地方政府“权益让步”,要想激励民营资本进入更多三四线城市“修机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支持。
四川省通用航空协会有关人士对每日金融表示:建设一个支线机场建设的投资巨大(5到10个亿),在中小型机场年吞吐量有限(30到50架次)的条件下,回收期漫长;如果民营企业用银行贷款来建设支线机场,有可能银行利率都跑不过,亏损更是无底洞。
这就意味着,即使政策完全放开,民营资本对支线机场建设的热情如何调动、如何克服漫长的回报周期,这都是国家从政策上需要全盘考虑的一个复杂问题。
虽然有问题需要克服,但去中小城市“修机场”还是许多民营资本值得探索的投资项目。以为西南六省市区为例,按照国家民航局最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和年远景规划草案,到年西南地区的民航运输机场将达到60个,其中新增机场中绝大部分是支线机场。
与此同时,有资格“修机场”的各地政府也会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筑巢引凤”,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来达成通过“直飞”、“首航”这样高大上的字眼提升其城市形象的美好愿望。这对那些希望参与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民营资本来说,机会很多。
推荐阅读
首部个体网络借贷信披标准发布,互金行业将越来越安全
限什么火什么?先搞清楚再考虑香港保险
什么药治白癜风治疗白癜风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