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茶茶园。叶阳供图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26日电 (钱晨菲)26日,建德苞茶节暨茶叶标准地建设推进大会在浙江建德市大同镇举行,建德苞茶标准样及标准样包装发布。茶叶一直是建德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建德以水稻、草莓、茶叶等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山区农业“标准地”建设路径,激发兴农富农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建德全市已建成农业“标准地”3.5万亩,其中茶叶“标准地”亩。实施标准化建设能改善传统茶叶种植结构,增加茶农的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建德苞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推广茶叶标准地,让茶园标准化,形成标准共富模式,激发乡村新活力,建德市农业农村局以大同西乡共富茶园为试点范本,推出茶叶标准地改革,以统一开发建设、大户“拎包入住”、村集体股份入股、村民流转获租、务工挣薪的标准化模式,将大同镇原有的亩老茶园通过改园、改土等措施进行“茶园焕新”标准地改造,同时新建多亩茶叶标准地,成万亩茶园风光。此外,当地利用茶园基础建设、茶叶种植数字化、电力电信建设、休闲农旅建设等四大类,争创经济效益突出、联农带农明显、农旅融合典型的茶叶标准地。由相关企业负责茶园前三年的抚育及长期固定的统防统治,确保茶叶品质。三年后农户从企业承包茶园,负责茶园施肥、修剪、除草、采摘等,将所产茶青售卖给企业,企业设置保底价为农户兜底,保证他们行情好时赚到钱、行情差时不亏本。大同镇镇长黄光辉介绍,一户家庭如果承包了10亩茶园,那么每年可增加收入9.2万元,预计三年后核心区茶叶种植亩均增收元左右,并将持续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就近就业,提升村庄人均可支配收入2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所在的星空茶园,亦是一个星空露营基地,是建德新一代茶青年、农创客等创业青年在三产融合、农文旅发展中做的一个尝试、一个探索。随着“住在茶山里”的口号深入人心,如今这里也成了建德大同镇又一网红打卡地。会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龚淑英推出并介绍了建德苞茶(金苞、钻苞、翠苞)标准样,以及标准样包装。(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xs/1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