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护绿促增收建德林下聚宝盆聚出黄

-03-:53

浙江新闻客户端

报道组陈迁见习记者孙莉核桃树上的“仙草”薄壳山核桃套种铁皮石斛。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12日植树节,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栽下棵棵树苗,留下片片新绿。绿色是浙江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着我省这十几年的发展和变化。而绿水青山如何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植树节之际,来看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建德,如何运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唱响生态富民曲?建德作为我省重点林区县市,森林面积达.8万余亩。近年来,建德结合自身林多田少的实际,加快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向林地要效益,促使当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仙草”依偎核桃树卖出千元高价“普通种植的铁皮石斛价格一般元一斤,而采用我们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种出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高,品质非常好,每斤卖出了元钱的高端价格!”科技特派员、建德市林业高级工程师郎学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几年前,莲花镇齐平村的村民许建茹流转了多亩山地,在高山上种了0多株薄壳山核桃树,但投入大、见效慢。于是,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她在20亩薄壳山核桃树上试行套种有“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海拔米的高山上昼夜温差大,“仙草”在核桃树干上自然生长,汲取天然山泉水,进入了野生生长模式。年底,高山上的铁皮石斛每亩产值达3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许建茹将此套种模式迅速发展到了余亩。在许建茹示范效应的引领下,如今,铁皮石斛“回归自然”的生态种植模式在周边村落发展了多亩,参与铁皮石斛种植的公司也有20多家,建德也因此成为杭州地区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香榧树套种梨树。香榧林里迎来“六月雪”农户一年收入15万建德榧树资源丰富,在三都镇东方村的王皮坞自然村有不少野生榧树分布。1年,建德出台香榧发展补助政策,村里40多户村民开始种植香榧。据介绍,香榧造林需要较为宽大的间距,且近10年才能投产,于是,有的村民在林业专家指导下,试行“以短养长”复合经营,在香榧林里套种有“六月雪”之称的翠冠梨,第三年就结出了汁丰味甜的梨果,有了每亩1元的收益。如今,套种模式被村民们普遍接受,发展到了余亩。去年,村民于竹根家的余株香榧树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成效显著,王皮坞村成为了示范点,邻村纷纷前来取经。村民们又因地制宜在香榧林里套种了桃子、蓝莓、茶叶等经济作物,都实现了“一亩山万元钱”甚至更高的收入。油茶林里“住”白茶带来产值百万元建德山地多,传统的老油茶面积多。以往,农民靠山吃山种油茶,一亩山地种植油茶可实现0多元收入。早年间,梅相贞在大同镇镇源村种下了0多株良种油茶苗,因为油茶生长期长,他又在近百亩的油茶树行间套种了白茶苗。如今,百亩的油茶林溢出了百万元的产值,这片油茶林也成为了建德现代林业示范点。年起,中药材开始成为建德优势产业。于是,李家镇长林药材专业合作社在亩老油茶林里套种了玉竹、黄精、白芨等中药材,今年春季将继续扩增中药材亩数。“种植油茶需要长期培育,还要承担人工工资、施肥、除草等成本。而通过套种白茶、中草药等生态经营模式,既能综合利用又能增收,一举多得!”建德林业负责人解释道。看到果实累累,农户喜笑颜开。“目前,我们在积极推广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新造的经济林基地80%以上都采用了这种做法。”建德林业科技带头人郎学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建德的林下复合经营也拓展了林产品产业链,促进了农民增收。有的农户依托仿生铁皮石斛建成展览馆,推出“石斛宴”及亲子生态游等活动,去年收益余万元;而在三都镇前源村,杭州依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在山核桃和香榧种植过程中套种水果,结合山地观光、野樱花观赏等开发了农家乐,一年下来,游客消费收入可达50万元。建德市林业局表示,接下来,美丽建德要更好地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发展林下经济,增强森林等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wh/19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