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丁珊周洲通讯员方祺陈迁图:“兜底办”窗口正在受理业务。这两天,建德市寿昌镇66岁老人胡长殿做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将镇上甜梦山庄小区66平方米的小套房挂上中介出售。这距离他拿到不动产权证还不到两个月。“多亏建德‘兜底办’窗口,帮我们拿到迟到7年的不动产权证。”9月27日,抚摸着红彤彤的不动产权证,胡长殿感慨,“之前想过交易,但没‘房卡’底气不足。有了合法身份,这房子刚挂上去就成‘抢手货’!”据了解,“兜底办”机制于今年1月建立,旨在受理群众跑一次无法解决的事项。9月27日,记者来到建德市行政审批中心。进门最显眼位置,就是“兜底办”窗口,展板上写着“烦事急事困难事,兜底服务解你忧”。建德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田介绍,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审批资料缺件无法办理,又合法合理合情的事项;多部门政策不一致导致无法办理的复杂事项,都可以来这个窗口办理。“简单地说,‘兜底办’窗口专门兜底百姓的急事、难事,实现‘最多跑一次’闭环运行。”看似只是开了一个窗口,背后需建立一整套机制。王田介绍,办事人员收件后,对于单个窗口可以马上办的事项,立即交办相关窗口办理;对于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事项,在3个工作日内,由审管办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对疑难杂症进行“庖丁解牛”,由职能部门落实解决方案。有了“兜底办”窗口,跑了6年的“办证马拉松”有了转机。胡长殿和其余49户住户,是寿昌镇甲酸厂老职工。年,他们居住的职工宿舍实施危旧房改造,集体安置到甜梦山庄小区。但办证涉及到一笔资金的历史周转问题,50户住户的不动产权证被拖延下来。今年5月,胡长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兜底办”窗口递交了材料。为此,建德市审管办专门召开协调会,理清资金周转与产权办证两大任务,分别交办给各自职能部门。随后,市财政局、国土局、寿昌镇等7个相关部门,分头召开不下20场讨论会,加快事项的推进。7月底,行政审批中心专门开了3个办事窗口,在5天时间内,给50户居民全部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一场协调会,让更楼街道于合村村民盼望多年的幼儿园开园了。32岁的年轻妈妈郑婷,现在只要几步路就可以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所从旧校舍改建而来的幼儿园,曾因房产证等原始资料缺失,不能办理相关验收手续而迟迟无法开园。“兜底办”窗口受理后,将协调会开到幼儿园现场。“最终协调的结果是,我们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房屋质量进行鉴定,消防大队、教育局、幼儿园等5方共同踏勘、整改,确保园区符合消防要求。”更楼幼儿园于合分园园长方永红说,今年9月开园后,已有两个班级顺利开班。“如果因为政策等原因,不具备办理条件的我们会做好说明,待条件成熟后再启动办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我们会做好解释工作。”王田说,办理结束后,将以书面形式答复服务对象办理结果。整个过程由纪委派驻的审改督察组参与督办。截至目前,“兜底办”窗口共受理29件复杂事项,其中24项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办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ms/2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