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为什么叫杭州原因竟然是hellip

浙江省名、杭州市名及各区县名字的来历,杭州人一定要知道哦~

浙江

简称浙,古称“折江”,因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弯曲如“之”字而得名。

浙江,唐属江南东道;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杭州

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杭州得名于余杭县名,县名又得自余杭山名。据《郡县释名》:“禹巡会稽至此,舍航登陆,杭、航古字通用,故名杭。”

五代时的吴越国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余年。民国元年(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萧山

汉置余暨县,三国吴改名永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年)改名萧山县,以县西萧然山为名,改永兴为萧山。

萧然山,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余杭

余杭地名的起源,也有不同传说。一说始皇帝东巡至此,舍舟登岸,留舟于此,故称“余杭”(航者,舟也);一说夏朝中兴之主少康有幼子无余封于此地,故以无余之名为地名,称余杭。

亦有考据越地方言者称,“余”字通“於”,为古越人方言中“大”的意思,所以余杭地名意为“大杭”,和“余姚”、“余山”一样,是吴越地区常见的命名方式。

而在所有传说中,流传最广的还是和夏禹有关的一种。相传大禹九州治水,在余杭舟枕山大禹谷舍舟航登岸,系舟于此,故余杭古称“禹航”,至今余杭舟枕山尚有“系舟石”、“烂船坞”等与大禹有关的景点。

富阳

富阳位于浙江省富春江下游。汉置富春县。据《郡县释名》:“富春江在邑南,即浙江之上游,邑以江名。”

富阳古称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太后郑阿春讳,因位于富春江之北而得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临安

临安是太湖水系的源头,位于杭州市西郊。

“临安”作为县名由来已久,据临安旧志记载,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年),时称临水县。西晋太康元年(年),因境内临安山出名,而更名临安县。清乾隆《临安县志》载:临安山位于“县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周二十三里,县取此山为名”。

桐庐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富春江上游。桐庐县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据《水经注》:“紫溪东南流,流经桐庐县东为桐溪,孙权籍溪之名以为县目,割春阳之地,立桐庐县。”

据《太平寰宇记》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

又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故山名桐君,县名桐庐。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建德

建德位于浙江省西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汇合处。

据《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孙韶,字公礼……权为吴王,迁杨威将军,封建德侯”。又据《三国志·吴书·大帝记》,孙权为吴王是魏文帝黄初二年()。孙韶封建德侯也是这一年。建德置县为公元年,孙韶的故乡在建德,原建德县辖境为孙韶的封地。故此,建德县名因封建德侯而来,取建功立德之意。

淳安

淳安县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西部,东与建德、桐庐接壤,南连衢州、常山,西与徽州休宁县、歙县毗连,北接临安。

淳安县建置于年,为划歙州(歙县)东乡、南乡而设,时称始新县和新定县,唐改名青溪,宋改为淳安县,据嘉靖《淳安县志》:“旧以淳而易安得名。”

素材来源网络,伊江南编辑整理

杭州人的江南Style

合作

企业QQ:

合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hj/18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