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化那个装满青春记忆的地方,是多少建德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nb.ifeng.com/a/20180410/6493214_0.shtml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

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很多老企业的命运

有的已经消失,有的重整出发

在建德,也有一些工厂,它们曾繁盛一时,不仅为建德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许多建德人也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是这位建德人

和更楼化工厂的那些青春往事

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有你的回忆

梦想成真

顺利地成为更化的一名工人

陈小平,今年53岁。年10月,年仅19岁的他已经在家待业了三年,心底里对于“工作”这件事儿充满了渴望,正巧碰上更楼化工厂大招工,他便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工人。

陈小平说,当年跟自己进厂的,一共有一百多人,他至今都记得,当年大伙儿一起在电影院楼上的会议室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然后就被分配到岗位上,而自己就被分配到了保险粉车间里做操作工,开始了“三班倒”的生活。

陈小平说,更楼化工厂前身是更楼化肥厂,始建于年。主要生产电石、保险粉、水泥、砂铁4种产品。自己进厂的日子,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更楼化工厂已经算是个大厂了,在建德也很有名。在没有进厂之前,他曾经就跟朋友到厂里的生活区玩过,当时就觉得这个厂里工作真幸福,各种生活设施都很齐全,而且觉得做工人在当时有一种特别的荣誉感,于是内心便就有了一种向往,没想到,自己还真的就“梦想成真”了。

怀念青春

快乐的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

进厂后的日子,对于陈小平来说,是特别快乐的时光。当时,厂里不仅有电影院,还有医务室、幼儿园、小学、图书室、录像厅,后来还造了福利楼,楼下是食堂餐厅,楼上是舞厅,之后还造了新的办公大楼。可以说,更化俨然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不出厂就可以有丰富的娱乐休闲生活。那个时候,不仅更化的职工家属会来,就连更楼镇上和附近村子的人也都要跑来更化玩。

这么好的生活环境,遇上正青春不羁的陈小平,真的是像掉进了蜜罐子似的。每天精神充沛得要命,哪怕夜班下了车间,也根本不用回宿舍休息,看电影、上舞厅,或是和朋友出去抓鱼打鸟,玩得不亦乐乎。

陈小平说,那时候厂里每天还有大客车来往新安江接送上下班的职工,他也常常跟关系要好的年轻同事一起坐车跑到新安江去玩,一起追女生,一起“荡马路”,现在想起来觉得又好笑又好玩,也只能感叹青春一去不复返了。

在保险粉车间干了8年后,陈小平被调到了党委办公室搞宣传,快30岁的人了,“疯狂”的日子也“玩”够了,整个人也渐渐安静了下来,便开始练书法、写诗歌、看书学习。因为当时陈小平还担任厂团委的宣传委员,所以,他利用业余时间出了《更化青年》的杂志,团委的几个人一起组稿、然后用蜡纸刻写,油墨印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艺青年。至今,陈小平都还保存着自己的这些作品,每每翻看的时候,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

不说再见

关于更化的那段回忆永远不会抹灭

可惜的是,年,这个曾经的国家二级企业濒临破产。年,建业化工重组更化。年,为响应市政府关于化工企业退城进园的号召,老厂区的生产装置迁建到建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11月,老厂房开始动拆,年1月底,土地平整结束……

但在这个变迁当中,陈小平却没有一直没有离开更化,他看着曾经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厂区一点点变成平地,到如今,只剩下当年新造的办公大楼和生活区的几幢宿舍楼。

虽然自己已经不住在厂里,但他却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宿舍,闲暇时来这里走走看看,跟这里的老同事老前辈聊聊天,在这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区里,找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回忆。

(文/夜如百合)

来源:建德微视

推广

■喝酒会脸红的人可以活多久?真相吓傻所有人!■没考驾照的恭喜,刚传来大消息,它真的来了!■

建德人!明年,报废电瓶车可换新“国标车”!■凌晨,新安江“的哥”在后座发现万元巨款钱包……

—今日建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hj/17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