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和STEM教育

引用格式:李业平,SCHOENFELDAH,DISESSAAA,等.论思维和STEM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8(3):70-76.

作者信息

李业平1,SCHOENFELDAH2,DISESSAAA2,GRAESSERAC3,BENSONLC4,ENGLISHLD5,DUSCHLRA6

(1.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学与文化系,德克萨斯州,美国;2.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州,美国;3.孟菲斯大学,田纳西州,美国;4.克莱姆森大学,南卡罗来纳州,美国;5.昆士兰科技大学,布里斯班,澳大利亚;6.南卫理公会大学,德克萨斯州,美国)

李业平(—),男,浙江建德人,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STEM教育学报》和《STEM教育研究学报》杂志创刊主编,主要从事数学教育、STEM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STEM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各国对跨学科研究以及开发更新、更深入的STEM教育的学术研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聚焦思维这个话题,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简要概括分析了有关思维的不同观点,包括哲学的、心理的和学科的,揭示了思维概念和研究的历史传承.但在新兴的STEM教育背景下,思维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提出了思维是多元的观点,初步探讨了STEM融合教育的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有效地发展多元思维模式,并对未来关于思维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新研究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思维;思维模式;STEM教育;STEM融合;STEM思维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07

1引言

长期以来,数学和科学学科在全球范围内的K-16(12年中小学和4年大学)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简称IEA)在调查世界各地的学校教育成果时,将数学和科学确定为重要的学校科目.IEA于年对12个参与国进行了第一次国际学校数学调查研究(Husén,[1]),并于—年对19个参与国进行了第一次以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科为重点的国际学校科学调查研究(Comber和Keeves,[2]).虽然在K-16教育历史中,增加或改变一门学科或课程并不是新话题,但是下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是什么使得技术和工程学科在加入学校教育后,变得如此特别,并且仍然保持数学和科学学科的重要性?教师亦或应该期望学生的学习,在加入技术和工程学科之后,有什么根本不同吗?是什么使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结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有特殊的意义?显然,在STEM教育中,有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

创造STEM本身的首字母缩写并不足以证明,为什么STEM教育过去十几年在国际上吸引了如此多的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hj/14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