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建德丨建德工业基因为何是绿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一座城市,无论我们有多熟悉,都一定会有被疏忽的地方,转身又有新风景。

当浙西江城建德奋力朝着“宜居之城”奔去,她依靠怎样的底气?有哪些未被广为人知的故事?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知否建德》栏目,第四期,我们探寻这座城的发展实力,来看一座拥有工业基因的气候宜居之城,如何走出独特的绿色发展道路。

你知道吗?一家中国制造业强的化工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就坐落于风景秀丽新安江畔。

化工产业,人们总有高污染的刻板印象,却与气候宜居城市建德并行,携手共度半个多世纪,这背后,是建德市绿色发展理念下,数字赋能所创造的奇迹。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走进建德市经信局会发现,这句话,已成政府部门的共识。

建德市经信局副局长徐峰平告诉我们,建德始终坚持在数字化转型中,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绿色发展中推动数字化的赋能。

在建德市政府部门的推动下,一场以数字化改造为核心,构筑“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提档升级行动,率先在新安集团这样的大型支柱化工企业试水。

新安集团智能制造平台大屏幕上,各车间实时生产数据不停跳动着,整个厂区的生产安全现状一览无遗。

“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搭建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供应链平台。”新安集团IT部副总经理张健说,“可视化的绩效数据,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并实现仓储全流程无纸化管理。”

自推进智能制造以来,新安集团生产效率提升近20%,运营成本降低近20%,产品升级周期缩短近30%,产品不良率降低近20%。

与此同时,新安集团通过集成技术及其产业化,实现“草甘膦—有机硅”产业链中的磷、硅、氯三种元素的绿色利用,创造“新安循环经济3.0模式”——磷元素循环利用、硅元素循环利用和氯元素循环利用与提升,既清洁了环境,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我们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绿色工厂。”新安集团工程研究设计所所长屠民海颇为自豪,“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化工产业并不等同于高能耗、高污染,也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构筑绿色制造体系。”

要发展实业,也要青山绿水。在建德市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绿色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企业提档升级的主动选择。

从建德市区驱车40分钟,到达坐落在李家镇诸家村的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从远处眺望,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长白山”“六月雪”,入目的是一片朦胧的绿色。

建德海螺水泥总经理助理牛建刚对自家企业的环保标准,有着不一般的骄傲:“我们花了多万改造收尘系统,又投资0多万,对设施设备进行了隔音处理,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水泥立磨系统,同时大气排放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

去年3月,建德海螺水泥还开工建设了新能源光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1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一块块太阳能板搜集能量,再将能量在储能电站中进行转换,这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可以解决企业20%的用电量。

建德人深知,绿色安全、数字赋能,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因。

城市东翼,全力打造的建德市高铁新区,投入近16亿元,实现园区配套完善、安环监管有力。

高铁新区环保专员卢晓峰介绍,园区拥有日处理能力1.05万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年处理危废1.7万吨的杭州市第二固废中心,并建成消防站、应急指挥中心等基础配套,实现园区企业集中供水、供热、供气、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安环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也正在升级中,把园区内所有已投产的化工企业纳入动态监管,通过实时快速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对园区安全、环保等事件进行整体管控,实现安全隐患提前预警预测,园区内化工企业的安环管理水平极大提升。

原标题:《知否建德④丨建德“工业基因”为何是“绿色”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zy/18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