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
“方方正正、排灌便利、交通便捷,抗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都提高了很多,这才是真正的千年良田!”近日,杭州建德市大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迎来丰收,种粮大户老孙望着连绵金黄的稻田发出感慨。
年12月,建德市委第四巡察组巡察建德市农业农村局时,指出“全市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尚有‘非粮化’面积2.万亩整治进度缓慢”的问题。年9月,该问题纳入浙江省委重大巡视问题清单。建德对照浙江省委巡视通报“推进整治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不够有力有效”的共性问题,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将粮食功能区“非粮化”专项整治列入重点工作项目,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打造浙西“生态粮仓”。
航头镇是建德市花卉苗木种植大镇,全镇耕地内种植苗木有余亩。为更好地完成“非粮化”整治工作,自年12月以来,航头镇村干部结合“看到、走到、问到”,深入实地,将“非粮化”整治工作的意义、政策、时间节点等信息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宣传,逐个上门开展合理引导,化解农业龙头企业业主的抵触情绪。最终,该镇用时2个月完成近千亩苗木的签约和迁移,整合南山畈粮食功能区连片面积亩。
大同镇是建德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最大的乡镇,该镇深入开展“非粮化”整治,目前已完成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余亩、抛荒田整治余亩,基本完成了“非粮化”整治任务。与此同时,该镇打造了“田成方、路成网、渠成系、土肥沃、科学种、智慧管、产业融”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4万亩,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节水灌溉面积1.25万亩,粮食产量提高到斤/亩。
在做好“非粮化”整治的同时,建德市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投入力度,计划用4年时间对该市“非粮化”整治后的粮食功能区进行基础设施提升,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做好“非粮化”整治优化“后半篇文章”。
据了解,建德市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个,涉及14个乡镇街道。截至9月底,该市完成整治面积1.12万亩,剩余部分也已完成调整优化准备,预计今年年底前可通过杭州市核验,全面完成浙江省委重大巡视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张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