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原来建德活着的文化遗产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打磨,目前,建德共有省级非遗项目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6个,其中省级传承基地3个、杭州市级传承基地5个、建德市级传承基地18个。

现在小布先来介绍一部分活着的遗产,给小伙伴们涨涨见识。

大慈岩:新叶昆曲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新叶昆曲即是清末金华昆曲流传并遗存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的一脉,与它的另一脉“宣平昆曲”并存,分布于建德、兰溪、金华、武义一带。新叶昆曲是昆剧园里的一朵奇葩,她带有些许泥土的气息,少了些宫廷脂粉气,有种别样的芬芳。

寿昌:天罡拳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建德乡民习武之风历史悠久,村村都有人练武,清朝同治年间,就有江西玉山拳师“李老尖”在建德长林、李家、大同、更楼新市村各地传授“天罡拳”,习者众多。“建德天罡拳”门人弟子遍及更楼、航头、寿昌等全市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城市。经过几代民间拳师的锤炼和创新,形成了以建德本土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武术拳种,是建德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

大同:畲族民歌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畲族民歌基本格律和古诗的七言绝句类似,一般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条(一首)。每条歌严格按照畲语押韵。畲族民歌内容丰富,《大同畲族民歌》收录有三千余首。歌里,记叙了畲族的历史文化,表达了畲族人们的各种情感,就如书本文字一样,将关于畲族的方方面面,传承记录下来。

梅城:严州虾灯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浙江建德(杭州辖)的一种民间艺术。舞虾灯是始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古严州颇为注目的一种民间艺术。每只虾灯由两人擎舞,虾灯起舞时,时躬时直,或贴地旋转,或腾空直串,似真虾弹跳而行。表演时绣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饰旗分列两旁,随着鼓乐的节奏,虾阵变化多端,场景好不热闹。

李家:李家断龙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李家断龙,一说最早传入建德市李家镇诸家村,故又名“江西龙”。

李家断龙是百姓为报答冒死违抗天命而给黎民苍生带来好处的青龙恩德,每逢春节至元宵便扎缚龙头,供于祠庙或厅堂,焚香礼拜;然后扛着龙头沿村巡游,以寄哀思。

大慈岩:李村的抬阁

省级非遗项目传承项目

抬阁,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

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早在清代时就已经流行。现在,每逢重大庆典,抬阁必不可少。

小布还将继续介绍建德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哦~

下期见!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xs/6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