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一位从海外回到沈阳的留学生将自己在酒店隔离时的日常生活拍摄成短片,并以“如果王家卫在沈阳隔离十四天”为题上传到网络,很快便获得了大批网友的点赞和转发。不同于流水账式的日常记录,这个长约四分钟的短视频利用精心的剪辑和后期制作戏仿了王家卫标志性的电影风格,包括无所不在的抽帧和跳切、碎片化的叙事、诗意的画外独白,以及对流行音乐的引用等。实际上,类似的戏仿之作在近年来的网络论坛上并不少见。在“万物皆可王家卫”的标签下,众多视频博主都尝试利用王家卫的风格拍摄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这种戏仿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之前也已经频繁出现在王晶、刘镇伟和周星驰等人的电影作品之中。总之,这些跨越时代和媒介的例子都相当直观地表明了王家卫个人风格的独特性及其对大众流行文化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中文出版界实际上一直都缺乏一本详尽、全面地探讨王家卫作品的分量之作,而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王家卫的电影世界》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译自马来西亚电影学者张建德(StephenTeo)在年出版的英文著作WongKar-wai:AuteurofTime(直译为“王家卫:时间的作者”)。作为当时英国电影协会推出的“世界电影导演系列”中的一本,原作也是第一本全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xs/1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