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百年老校的重振之路中国教育新闻

作为省级重点高中和百年老校,论基础与实力,理当越办越好。但浙江建德严州中学梅城校区,却在20年前的一轮城镇布局和校区调整中遭遇“滑铁卢”。年,严州中学因新城扩建,在新安江建新校区,师资生源随之倾斜,而百年老校所在地的梅城校区,则因时代迁建,由当年的省立九中蜕变成一所非典型却名副其实的农村普高。昔日最好的生源校变成兜底校,面临资源困境与教育不断改革带来的双重压力。百年老校能否重振当年雄风,依靠改革重新蹚出一条农村普通高中发展之路?立课程转变育人方式“若以分数、升学率论高下,学校显然不占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农村普高没出路。”严州中学梅城校区校长吴志芳说,“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实际上给农村普通高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新的命题。”从6年前接任校长起,吴志芳就暗下决心,要带领全校师生在转变农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上做文章。学校先从农村发展现实诉求上破题。“新安江为什么会水质不好?”“如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过去,高中千校一面抓学科知识点,强化死记硬背追升学率;现在,则强调体验与跨学科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学校各学科教师组团开发“‘五水共治’中的科学与服务”课程,将理化生及地理等各学科知识点融会贯通,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过去理化生地老师各备各的课,现在必须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与局限。”学校教师处主任李祝勤说。思路一开,办学的路也越走越宽。“天下梅花两朵半”,其中半朵指的就是有着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严州梅城古镇。为了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养家国情怀,学校着力培育“严州文化和志愿服务”两大特色课程群,开发基于志愿服务性学习的农村普通高中特色选修课程群建设,培育德才兼备的乡村志愿者。在梅城一些乡镇服务站,经常活跃着严州中学梅城校区师生的身影,他们带着实验器材采集水样、计算水中氮磷质量、为村民化粪池改造、污水处理献计献策。像这样的乡镇服务站点学校一共建有65个,其中包括三大系列9个主题的乡村服务内容,涉及乡村庭院设计、文明宣传、权益咨询、“五水共治”、种植产销服务等。学校在课程顶层设计上建构,致力生本德育、系列乡土文化、个性兴趣特长、生活延伸拓展、特色实践能力、地方职业技能等六大类课程群建设,既重视学生德行修养、兴趣特长激发,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xs/18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