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特有习俗
建德人家有新娶媳妇的,於元宵节设酒祭床。
更楼街道直坞村的灯笼灯,始于清光绪年间。“文革”期间曾一度停止,改革开放后又恢复起来,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迎灯笼灯,成为当地的一种民俗。它代表着吉祥喜庆、代表着平安和顺。这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期盼憧憬。
航头双狮——“航头双狮”据传源于清朝,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航头人为了闹新春、祈求吉祥太平,每年从正月初二起举行舞狮活动,直至元宵结束。村民喜逢婚嫁讨亲时均要请舞狮队上门表演,以示庆贺。
清洁灯——“清洁灯”流传于建德莲花镇齐平一带。信奉佛教的乡民于每年元宵节前后,均要制作和擎舞清洁灯,祈求神灵护佑,以保来年风调雨顺,人人健康,岁岁平安。“清洁灯”初为寺庙举行佛事、举办庙会,以及在寺庙之间礼尚往来仪式中所用,后走入民间普通人家,渐渐演变成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年后曾停止活动,本世纪初开始恢复,作为春节期间吉祥祈福的民间习俗而流行。
出生寿庆礼俗
建德出生礼俗主要有催生、出生、报喜、三朝、赐名、满月、百日、周岁等,农村还有认亲爹、认樟树娘之俗。寿庆礼俗一般从五十岁始,十年一庆。主要有发帖、寿堂、寿礼、拜寿、寿宴等习俗。各档礼俗皆有一套繁缛的操作规定。建国后,出生寿庆礼俗大多改良从简,主要体现尊长爱幼、阖家欢乐的气氛,婴儿出生,长辈送衣服、玩具之类;长者寿期,阖家团聚,以示敬意。农村也有吃长寿面之俗。
丧葬旧俗
建德称老死为正寝或过辈。丧葬多棺葬,丧礼以死者经济地位定繁简。一般经过送终、落地、报丧、带孝、落材、封材、守灵、做道场、点主、出殡、安葬、谢孝等礼俗。各节礼俗自有一套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规定。寿昌地区的丧葬习俗稍有差异,寿昌祭奠礼仪是原寿昌县所辖地区的一种人生礼仪(葬礼)这种葬礼主要以做道场为主,能教导活着的人孝敬祖先,尊重生命,寄托哀思,告慰逝者,反扑归真,回归大自然。
增进民族团结,家和业兴、促进社会安定。九姓渔户丧葬礼俗较岸上百姓简易。建国后,丧葬习俗逐渐改良,提倡并推行火葬。
农历七月半喜做千层糕
农历七月半,在建德的一些农村有做千层糕的习俗,预示着农户吃了千层糕,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心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