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山水之胜,胜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这三江之水,两岸之山。碧水三山,寒粼澄澈,流波濯锦。两岸青山,彩屏千里,龙门飞瀑。江上游岚,林中滴翠,朝朝暮暮,袅袅依依,将建德山水,组成一幅生动灵异的山水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学人布衣,无不为之赞,为之叹,为之诗,为之画。
NO.16:古高庵寺
古高庵,在新安江汪家一带的高山上,海拔近米。民国十九年版《寿昌县志》卷五记述:“在县东一都二图(源口),内供观音诸佛,又名清潭寺,因寺门前有清水一泓,遇旱愈满。传闻此水与大江水相仇,彼清此浊,迄今无异。”,原在寺内有块碑记,刻着“洪杨事起,庵遭兵燹”,这就证明古高庵最迟也得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前就存在了。
上山的古道
古高庵内供奉着佛陀与菩萨,向来香火不断,据说庵前的清潭可通至新安江底某眼。这口潭任何时候都不会干涸,很有灵气。相传当初建庵时,缺少木材,济公把从安徽砍来准备调到杭州去建寺庙的木头改运到高庵来,这些木材就是从这口潭里出来的。因为有这口神潭,高庵寺又称清潭寺。
相传古高庵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若真如此,比建德第一名寺玉泉寺的历史还要悠久。古高庵寺,在文革期间被毁,八十年代有好者恢复之,但那时候也是泥土房的建筑,前两年,再次被推翻,取而代之的钢筋混凝土砖体的寺庙。寺的牌匾也有原来的“古高庵”变成了“古高庵寺”。
幽静古朴的山路一路走来,山花烂漫,泉水叮咚,煞是可爱
山顶可远眺新安江,风景绮丽
NO.17:胥岭
胥岭是建德市乾潭镇邵家村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杭州市摄影家创作基地。它坐落于海拔余米的山坳里,四周群山环抱,千层梯田从山脚直伸岭尖。春天来的时候,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铺满金黄的油菜花,在古朴的民居和几百年古樟的衬托下,景色耀眼迷人,加上三、二株梨花和四、五株桃花的点缀,犹如一幅完美无瑕的水彩画。特别在雨后来到胥岭,哪怕是没有油菜花,眼前云雾缭绕,山峰叠翠,炊烟袅袅,足以令人心旷神怡。胥岭风光旑旎,文化底蕴浓重,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途经此地而得名。从山脚到岭尖有一条千年古官道,岭尖有座小天池和胥峰亭,还有永福庵遗址。站在岭尖遥望,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沿着古官道走下来,子胥庙遗址、子胥茶园、胥乐亭散落其间。还有竹鸡洞、金栗洞、狮尾洞、胥乐洞,这些都是天然溶洞,深不可测,目前尚未开发,但均有诗云,比如《胥乐洞》:胥乐泉水传春秋,伍员猎兽剑凿壁;剑出汨汨清泉流,恨之痛饮解饥渴;天降圣灵助神力,扶越开拓传英名;从此甘泉流不息,代代相传颂“三奇”“三奇”即:天愈旱,泉愈旺;泉水甘甜清沁冬暖夏凉;凡人有疾饮之则愈也。NO.18:马岭美女峰
在建德、浦江和桐庐三县市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山脉。逶迤的山巅,有一峰突兀而耸,海拔米,往西北取斜势,极像马的颈项;峰顶东南向,有岩崖耸峙,样子如马面;颈项后多杂柴细草,茸茸如鬃毛,因而被称为马头山,马岭也因此得名。马岭方圆方圆十余里地,峰奇石怪,几乎无峰不妙。沿着山道上行,一路上峰峦峭立,且植被非常完好,每座峰石都有奇藤好木护拥。至山腰之上现参天古木,绵延不绝,合抱杉木、松木比比皆是。山道,就在林间蜿蜒,幽深如天路。
始于浦江县虞宅乡马岭脚村,一直到桐庐芦茨埠,蜿蜒于浦江、建德、桐庐三地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的马岭古道
山中奇石无数,最奇的当属美女峰。
美女峰,又称颠倒壶瓶、香炉石。立于马头山西侧龙磨石岗上,仰看像一朵蘑菇云冉冉升天,又如一尊仙女雕像,面向南天。
这峰石奇在上大下小,立千百年不倒,因而被称为浙江著名奇石。峰石分底座、颈石和顶石三部分。底座石脉如盘龙,与山石连为一体;颈石长5米左右,围约6米;顶石巨硕如磐,“后脑”向东南突出,极像一颗昂然的头颅立于山巅,极险峻。相传,五千年前,轩辕少女从仙华来此采药炼丹留下倩影,故称美女峰。
山中的怪石比比皆是,惟妙惟肖
NO.19:乌龟洞“建德人”遗址
乌龟洞“建德人”遗址,位于李家镇新桥村后乌龟山。年发掘,共出土一枚属于智人类型的右上犬齿以及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其时代大体相当于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阶段。经鉴定,距今约5至10万年,属旧石器时代,命名为“建德人”,现在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在的唯一原始人遗迹,现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质遗迹保护区。它使我们对整个智人的活动分布范围有了新的认识,揭开了在浙江省和华东地区进一步开展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这一考古新发现表明,浙江省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它和黄河以北的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洞区周围建立起了史前人类和古生物化石馆、纪念馆,展示史前古人类的一些生活生产器具。
在外围依山结合浙西民居(农家)的形式修建农家乐度假村,让游客参与一些特有的农家活动,酿酒、做豆腐等等,使游客身心得到一次真正的“回归家园”。学生也可在此想象人类社会衣食住行等等的发展历程,从而对社会学有更深的理解。
NO.20:落凤山
落凤山位于建德下涯镇境内,海拔米,山顶平坦开阔,面积达余亩;西侧临江,岩壁如削,乡野之风,景色迷人,晨、昏江雾笼罩,恍如世外仙境。传说中国第一位女皇帝陈硕真在此起义,牺牲那天,从天上飞来一只五彩凤凰落在此山,并驮着女皇帝西去,因此此山便名落凤山。
落凤山山巅
后人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不畏压迫、奋起反抗的女英雄,出资在落凤山上建起了“落凤亭”和“陈硕真塑像”
陈硕真(公元年—公元年),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淳安县梓桐镇,属于浙西和徽州南乡的白际山脉,主峰搁船尖)人,早年丧夫,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
史籍记载,永徽四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党(如今的白际山脉主峰搁船尖云心寺)组织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以章叔胤为仆射。随即遣章叔胤率众趁夜袭占桐庐,自引兵攻克睦州(今建德)、於潜(今临安),攻歙州(今安徽歙县)不克;其将童文宝领兵0攻婺州(今浙江金华),为官军所阻。时唐廷命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南攻,婺州刺史崔义玄等率兵北进,义军在下淮戍(今桐庐东北)与崔义玄部遭遇,大溃,被杀数千人,退至睦州境,又有万人相继投降官军。十一月,房、崔两部会合,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陈硕真等被俘杀。
当地百姓不肯相信陈硕真的死,他们编了一个传说:
陈硕真误信婺州刺史崔义玄归降的谗言,惨遭官军埋伏,义军且战且退,退向下涯埠。起义军最后被围困在一个山头上时,陈硕真立马山头,回顾左右,义军已经所剩无几。由于义军同仇敌忾、奋勇抵抗,官军久攻不下。官军便以下涯百姓为人质,要挟陈硕真率部下山投降。陈硕真为解救人质,挺身而出,她挥舞双剑,率领残部准备再冲下山来,房仁裕和崔义玄指挥官兵万箭齐发,山上顿时箭如雨下,陈硕真舞动双剑,远远看去只见两团白光,护着全身。但官兵的箭轮番向那两团白光射去,最后,陈硕真胸腹连中数箭,两团白光渐渐收敛了。就在官兵一拥而上,想抓住陈硕真时,忽然天边飘来一朵彩云,一只巨大的凤凰降落在山头,吓退了官兵,然后载上陈硕真腾空而去。于是,那山现在就叫“落凤山”。美丽的传说寄托了人民对起义军的同情和怀念。
陈硕真在故乡青溪(今淳安)留下了“天子基”、“万年楼”等遗迹,这些遗迹在北宋末年曾使方腊受到启示。今在淳安县西梓桐源口上埠岛之“文佳岭”,有陈硕真起义遗址。在千岛湖,有陈硕真的纪念雕像。
在如今的淳安搁船尖地区,留下了为陈硕真千年守孝的麻布衫和东光裸藏的民俗。
本期就盘点到这里了~~~
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
那么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舵瘮杈冨ソ棣欐腐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wh/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