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危险了建德李家镇灰钙污染被

(大量生产灰钙的小作坊,白天不敢生产,专门在夜深人静时开动机器,粉尘在夜色中漫天飞扬,严重污染环境,附近房屋和山体被染成一片白色——这样的一幕,就发生在建德市李家镇。)

微粉网讯:6月19日,记者驾车前往当地暗访。来到李家镇地界。发现这里的道路明显差了很多,当地村民说是被运输灰钙的大货车压坏的。而两侧的行道树上,虽经雨水冲刷,长期积淀的粉尘仍清晰可见。

举报人曾提醒记者,这里的小作坊隐藏在一个个山坳里,外面很难发现。作坊一般在深夜开工,希望记者在晚上12点以后去暗访。为探虚实,当天下午两点,记者驾车驶入一个山坳,高德地图显示这里位于23省道边的邱家附近。记者发现这里有两排厂房,粗略估计有10多家灰钙小作坊,果然都没有开工。

这些作坊极为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大门和墙壁,完全“对外开放”。远远地站在路边,能看到里面打磨分碎的机器,室内布满粉尘,没有任何除尘设施。记者发现,这里的山坳两侧,植被上积着厚厚的白色粉尘,经雨水冲刷,部分粉尘随雨水流入附近溪沟,有的进入农田。

当天下午3点到5点,记者沿23省道走了10多个山坳,在多个山坳里发现至少三四十家灰钙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大多紧贴山脚,有的建在半山腰,建筑多为简易工棚,生产工艺粗放落后,产生的粉尘不仅污染空气,还给水资源和土壤带来污染。记者转了一圈,在23省道沿线约8公里范围内,没有看到一家小作坊开工生产,只看到有汽车来回运输灰钙产品,也有工人在小作坊内捣鼓。难道真如举报人所称,这些小作坊只在深夜偷偷开工生产?6月20日晚10点,记者又来到邱家附近这处小作坊集中的区域。

(私搭乱建的房顶上有许多小烟囱,到夜晚生产时,大量的烟尘就会从这里喷涌而出。)

这里的场景果然和白天看到的不一样,此时已有两家小作坊开工了,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山坳。记者目测,这些小作坊的占地面积,有的在几百平方米,有的达两千平方米。在这两家开工的小作坊,都只有一名工人在操作。靠近山坳里侧的一家作坊,有两台大功率电风扇不停地扇动,将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吹散,工人的工作服和鞋帽布满白色粉尘。记者摸黑靠近这家小作坊,一脚踏进一个填满石灰的小坑,险些摔倒在石灰浆里。或许因为机器的轰鸣声,这两名工人都没有注意到有人进入生产区域。

当晚10点半,当记者拍摄完成离开时,这片小作坊至少有5家开工生产了。随后,记者沿23省道驾车约5公里,来到煤山垄附近的一个山脚,发现这里至少有10多家小作坊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在暗淡的月光下,隐约看见白色的粉尘在房顶小烟囱四周飘散。为避免发生意外,记者把车停在路边,没有熄火,步行靠近小作坊拍摄,突然被里面的人发现,他们大叫着追了过来。

记者赶紧收拾器材,跳上车离开了漫天粉尘的生产区。当晚11点后,记者又在23省道两侧的多个山坳里,发现不少正在生产的小作坊。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没人管?21日上午10点多,记者以普通群众的身份,拨打当地环保投诉热线,工作人员记录情况后说,等执法人员到现场后会与记者联系。但记者一直等到下午4点30分,始终没有等到执法人员,而这时这名工作人员来电说:“这些灰钙企业已被列入大整治范围,建德市成立了整治办,由经信局牵头负责,请拨打市民服务热线,他们会将情况转交到整治办。”

记者又拨通市民服务热线电话,将情况复述了一遍。接线员说,如果这些都属于无证企业,他们会在5个工作日之内给予答复。而据举报人反映,这里的灰钙小作坊问题已存在多年,不符合环保法要求,应立即关闭并恢复占用的林地。当地一些成规模的碳酸钙企业,也存在环保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引起重视,还百姓一个洁净的环境。对此,浙江日报将继续







































白癜风的治法
百癜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wh/5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