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乾潭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万元,幸福村村民人均收入已达1.6万元,村里环境、基础设施大变样,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家家户户都有电脑,可以坐在家里,打开电脑查看各项村务
现在徐益明在女儿考上浙江工商大学后,执意不让她将户口转到杭州去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各地,现在不少农民子女考上大学后,都不愿意转户口,当年转出去的还千方百计想把户口转回农村“现在,镇上的便利谁都可以享受,但村里的权利,他们(蓝印户口)没有了”乾潭镇党委书记方建铃说
不过,现在徐益明却很庆幸自己当年买不起户口,懊恼的人却是拥有“蓝印户口”的“周剑们”了“这肯定不合算,当时谁知道农村会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啊!”周剑说,现在能把户口迁回村里、变为农业户口是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自己最大的心愿“当时买户口是为了买房子、找工作,现在城里、村里都一样了”
“周剑们”的懊悔反衬出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长期以来户籍制度成了城乡之间一道“无形的墙”,而目前这道墙正在被推倒
说到当年买户口的事,幸福村现任村支书徐益明直言,当时家里穷,买不起居民户口,自己十分懊恼“看到周围的人买了城镇户口,领着孩子到镇上去上学,在城里的工厂里当工人,心里十分羡慕”
新华网杭州5月21日电(记者沈锡权、王政)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幸福村村民周剑一提起15年前那个“错误”的家庭决策,就连连说“肠子都悔青了”当年父母给他买了镇上的“蓝印”户口,可如今他想把户口再转回村里,政策已不允许
作者:沈锡权 王政
“面对这样的变化,像我这样的"建德市寿昌幼儿园蓝印户口"持有者几乎都在后悔”周剑说,“就学、就医、就业这些过去"城里人的特权",现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还是农民好啊”
几年来,幸福村村民收入成倍增长从2004年起,幸福村新农村建设已经投入3000多万元,康庄工程、自来水、亮化工程、村庄整治等工程的实施,让幸福村和乾潭镇的差距越来越小硬环境改善的同时,软环境也在悄然改变困扰幸福村农民多时的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城乡不平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2011年,建德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月不低于100元,和杭州城区持平;全市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刷卡就医实现“一卡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
1997年,乾潭镇成为建德市唯一的“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按照当时的政策建德市金鹿塑料厂,农民只要在镇里买房子,就能花1.5万元买一个城镇居民户口,俗称“蓝印户口”共1800多人的幸福村有近200人买了“蓝印户口”,全镇有1万多人买了周剑的父母为了让儿子能够成为“城里人”、吃上“供应粮”,也不惜花了好几年的积蓄,给周剑买了“蓝印户口”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了“蓝印户口”就意味着享有读书、找工作、养老等多重“城里人的权利和福利”,而这一切当时的农民一概没有
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