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的第一站是建德境内的梅城

”如梅城镇文化站何樟昀站长那样,大家期盼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队员们感慨,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学校那段激励人心的发展历程,对梅城的深厚文化有了更多的感受,感到自豪大家也有惋惜,小组队长张铃超说,“岁月斑驳,点点滴滴的痕迹继续述说昔日的故事,只是越来越少的人还在倾听

故事还要从1937年说起,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11月,日军在江苏、浙江二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离杭州不远,形势危急,浙大决定全校往西迁移,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文军西征”启程了迁移的第一站是建德境内的梅城

原标题:“浙大西迁”、“文军西征”的首站在梅城镇

(2月10日,生活刊记者跟随小组成员进行了实地寻访)

“那天我们是踏着微风细浙江省建德市邮编雨去的走进古朴苍桑的小木楼,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薄薄的淡淡的氤氲着古木香气……”这是来自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临床医学的大二学生洪云天的话语那天,他来到了梅城镇上的小木楼,同行的还有十位在浙大就读的建德学子那天,他们寻访到了梅城镇的众多地方:竺可桢教授办公地点,竺可桢教授一家的居住地,建德林场……和浙江大学有着牵绊的一切

乘船沿江而下,千余名浙大师生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从杭州分批到来资料记载,当时茶余饭后,梅城镇街巷人头攒动,似一座“大学城”由于人数多,学校教室分设在林场、基督教堂、孔庙等地,宿舍分布在西门街中心小学和东门街一带虽然条件艰苦,局势仍不稳定,伴着时常鸣起的警报声,浙大建德市政府搬迁学子在梅城潜心修学后来,局势进一步恶化,多地沦陷于12月底,浙大再次撤离,相继迁往江西泰和、广西宜山等地西迁“流亡办学”,为浙大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梅城,至今还留有当时西迁的遗迹本月,建德在浙大的学子响应学校开展“重走西迁路”实践活动号召,来到梅城寻访经过了前期组织观看相关电影《流亡大学》和纪录片《文军西征》,查阅资料,前期实地探点等准备,11人的实践活动小队终于成行了2月3日,大家在梅城镇文化站何樟昀站长的带领下,一处处走访而在2月10日,生活刊记者跟随小组成员,再次对当年的遗迹进行了走访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ly/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