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李频二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m.39.net/pf/bdfyy/

导语:李频(年~年),字德新,是唐朝末期的诗人和政治人物。他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幼时就显示出博学强记和诗才。

李频曾多次参加科举,终于在大中八年(年)中进士。他先后任武功县令、侍御史、都官员外郎、建州刺史等职,为官清廉,修筑水利,深受民众爱戴。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感情真挚,有《梨岳集》传世。

01《湘口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这两句写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远眺江面和两岸的景色。中流指江心,欲暮指傍晚时分,湘烟指湘江上的烟雾,苇岸指两岸长满芦苇的地方,无穷表示茫茫无际,接楚田指与楚国的田野相连。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国,其地域包括了湘江流域,故称楚。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这两句写诗人眺望云梦泽,看到大雁飞向北方,而友人独自登上了去往洞庭湖的船只。去雁指北飞的大雁,“远冲”指飞得很远,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今洞庭湖北岸,湖南、湖北两省境内,雪指积雪,一作泽,指泽水。离人指即将离别的友人,“独上”指孤身一人,洞庭船指开往洞庭湖的船只。这两句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把大雁和友人相比,把云梦和洞庭相对,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不舍之意。大雁飞向北方,象征着友人旅途的艰辛和寂寞,云梦泽的积雪,象征着冬天的严寒和凄凉,友人独自登船,象征着孤独和无助,洞庭湖的浩瀚,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无尽。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这两句写诗人想象友人在洞庭湖上的情景,白天船只随着风浪和水势行驶,夜里星空和湖水相映。风波指湖面上的风浪,尽日指整日,依山转指顺着山势行转,星汉指银河,通霄指高悬于天空,向水连指与湖水相连。这里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和美丽,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风波之中,象征着友人的奋进和不息,星汉之下,象征着友人的高远和光明,但也暗含着友人的漂泊和孤寂,天色湖水之间,象征着友人的渺茫和无限。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这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梅花凋零,腊月将尽,而友人回到家乡,正逢新年。零落指凋落,梅花指梅花,“过残腊”指腊月快要过去,腊月指阴历十二月,故园指家乡,归去指回去,“又新年”指又是新年。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湘江、云梦、洞庭等湖南的名胜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惆怅。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把一片离情融入景中,使情景交融,达到了一种悠悠远思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是李频的代表作,也是唐代送别诗的佳作,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壮志凌云的气概。

02《述怀》

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

第一句“望月疑无得桂缘”,以月中桂树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及第的渴望和无奈。月中桂树是古代神话中的象征,折桂是科举的隐喻,意思是考中进士。作者望着明月,怀疑自己是否有缘得到桂花,也就是是否有机会中第。

第二句“春天又待到秋天”,以季节的变化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漫长等待和无尽期盼。春天是科举考试的时节,秋天是科举放榜的时节。作者从春天开始等待,一直到秋天才能知道结果,这样的等待既漫长又煎熬。这里的“又”字,暗示了作者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而是经历了多次的循环,每次都是从春天等到秋天,却始终没有中第。

第三句“杏花开与槐花落”,以花的盛衰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起伏变化和无常命运。杏花是春天的花,象征着科举考试的开始,也象征着作者的希望和信心。槐花是夏天的花,象征着科举放榜的结束,也象征着作者的失望和沮丧。杏花开时,作者满怀期待,槐花落时,作者一无所获。这样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心理落差和感情波动。

第四句“愁去愁来过几年”,以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无奈和悲哀。作者参加科举多年,每次都是愁去愁来,没有一次是欢喜的。这样的生活,让作者感到无趣和无望,也让作者感到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消耗。

这首诗是一首述怀诗,作者以月、季、花为喻,抒发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渴望、等待、失望和无奈,展现了一位科举士人的心境和命运。诗中语言简洁,意象清晰,对仗工整,富有音韵美,是一首不错的七言绝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dezx.com/jdshj/19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